選擇

什麼是選擇?不,我不是在談論自由意志和命運。這不是本文的討論範圍。然而,在性別的背景下,我認為考慮驅使我們做出決定的過程是很重要的。

在決策理論哲學中,選擇被分解成兩個部分:偏好和前景(英文)。前景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不同道路——任何特定選擇的未解決的潛力。偏好是驅使我們選擇一種前景而不是另一種前景的內在因素。有時,這些是我們可以用語言輕鬆描述的明顯、理性的選擇。這些動機來自於所謂的理性思維。然而,同樣常見的是,這些偏好是在沒有明確推理的情況下產生的,源於我們過去的經歷、我們的生化驅動力,或存在於所有這些之下的本能驅動力。有時,我們的偏好只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直覺。正念的支持者將其稱為感性思維。

然而,無論偏好源於何處,它都受到兩個極點之間的位置的影響。快樂和不適。平靜與不和諧。欣快感和不安感。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來自於正面或負面的反應。當面臨兩個選項時,我們會選擇我們認為對我們自己的內在需求最有利或危害最小的選項。

這與性別有什麼關係?一個人的性別不是一種選擇;它來自於他們內心深處大腦功能的一個層面,這個層面是不受改變的。有一些因素可能會導致一個人對其性別的感知發生波動(例如流性人身份和具有分離性身份的人),而且一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改變他們描述自己性別的方式,但沒有人會選擇他們的性別認同。我們只選擇如何將其展現給世界其他地方。

這些選擇、這些偏好,是由什麼感覺良好和什麼感覺不好所驅動的。一個選擇公開表明自己與出生時被指定的性別不同的性別的人,是根據什麼感覺對來做出這個選擇的。一個捍衛這種身份的人是根據什麼感覺錯來這樣做的。我們做出這些選擇是為了對抗跨性別標籤所帶來的社會污名和歧視,事實上,數量不少的跨性別者可能會選擇隱藏身份,並在安全的情况下放棄這個標籤。即使在那些沒有隱藏身份的跨性別者中,許多人也接受了被假定為順性別者的安全性,並且不努力去打破人們的這種假設。這,同樣是一種選擇。公開跨性別身份會給他們帶來負面體驗。

有些人覺得欣快感和不安感是性別差異背後的核心驅動力,這種觀點令人不安;甚至可以說,他們對不安感這個概念感到不安。對於他們,問問,如果你認為你沒有不安感,你為什麼要披上跨性別者的標籤?這種選擇不是憑空發生的;即使你的動機完全來自於快樂的感覺,也要問問自己在性別不被尊重時的感覺。當別人否定你的身份時,你感覺如何?

這難道不是 一種不安或普遍不滿的狀態 嗎?

這就是不安感,寶貝。

我們在這裡,我們是酷兒。

每年,我們都會有新的研究表明跨性別者的人數在增加。隨著意識的持續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他們生活中出了什麼問題,並開始走出櫃子。幾十年前轉變的人開始公開自己的身份。GLAAD 估計,多達 3% 的人口可能是跨性別者,而我從更自由的估計中看到高達 5% 甚至 10% 的數字。我們對性別了解得越多,我們獲得的描述性別的語言就越多,就越多人意識到,我們一直以來被迫進入的僵化的男性和女性的性別結構是錯誤的。

然而,所有這些變化都讓人們感到害怕。它讓保守派感到害怕,他們看到父權制的社會結構在新對性別的理解下瓦解。它讓老派的跨性別者感到害怕,他們在班傑明規則下轉變,現在看到這麼多人輕易地獲得了他們必須表演、撒謊和操縱才能獲得的東西。他們擔心,如果任何人都可以是跨性別者,公眾就會不再認真對待跨性別者。它讓那些厭惡女性或厭惡男性的排斥跨性別者的群體感到害怕,他們如此努力地否定跨性別者的權利,因為他們認為,如果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男人或女人,那麼他們作為男人或女人的地位就會受到損害。

沒有「跨性別潮流者」這種東西。

沒有「快速發作型性別不安」這種東西。

沒有人「讓」孩子「變性」這種東西。

這些心態必須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