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付不安
在櫃中成長,即使你不知道你在櫃中,也會變成一種建立在應對機制之上的存在,旨在減輕不安。以下是一個未出櫃的跨性別者可能會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減輕他們所經歷的不安的方法:
- 當遊戲讓你選擇性別時,你傾向於選擇與你指定性別不同的性別。這可能伴隨著一些藉口來為這個選擇辯護。「它預設是男性,我沒差。」「我不想盯著一個男的屁股看幾個小時。」
- 偏愛有你真實性別角色的文學和電影,或者有打破性別規範的角色的文學和電影(例如《花木蘭》、《小婦人》)。
- 能滿足強烈慾望或感覺更相關的色情內容,例如被男/女同色情片新娘癖好(bridal kink)或變身情節所吸引。
- 穿異性服裝或表演變裝。
- 找藉口剪短頭髮,或者留長頭髮。
- 剃除體毛,或拒絕剃除你期待被剃除的毛髮。
- 穿寬鬆的衣服來遮蓋你的體型。
- 盡可能避免社交聚會,尋求獨處。
- 熟悉某些與性別相關的話題,例如男裝或女裝設計。
- 強迫性地健身(出生時指定性別為女性)。
- 幫助順性別伴侶逛街購物,以便透過他們的表現來間接體驗。
You're worried that you might be homophobic, even though you believe in gay rights, because "LGBT+ stuff" fills you with a deep discomfort. It all seems so flamboyant and overtly sexual. It makes you want to shrink down and disappear, before you die of secondhand embarrassment.
Later, when you meet real queer people, or your friends come out of the closet, you start to idolize them. But you're also jealous. They're *free* and *real* in a way that seems impossible for straight people, like you. They have huge, *real person* worries and desires and lives.
由於不符合性別規範的兒童會遭受如此多的虐待,許多跨性別者在成長過程中學會出於純粹的必要性而隱藏他們的天生個性。許多跨性別者談到他們人生中曾經歷過一個階段,試圖「接受」他們被指定的性別,極端地表現男性氣概或女性氣質,以試圖「修復」自己。這導致了壓抑傾向,甚至可能表面上看起來有毒,但這只是試圖隱藏他們真實自我的每一點點碎片的結果。
- 留並精心修飾臉上的毛髮(所謂的「否認鬍鬚」)。
- 學習化妝技巧,以完善高度女性化的妝容。
- 表現得極端男性化或極端女性化。
- 避免任何關於任何性別的時尚話題。在任何時尚話題或活動出現時,都會發生解離 (dissociating)。
- 強迫性地鍛鍊身體(出生時指定性別為男性)。
- 在一段關係中扮演一種刻板的性別角色(例如盡職盡責、端莊的家庭主婦)。
- 結婚生子,期望它能「修復」你的問題。
- 接受對性別和性傾向的極端保守態度。
- 出於自衛而表達恐同和跨性別恐懼症,以避免被懷疑。
- 以消極攻擊的方式參與任何與自己真實性別相關的事情。
最後,另一個非常常見的應對機制是尋找逃避或精神寄託的方式,以忘記自己的感受。
- 將大量時間投入到興趣愛好中。
- 長時間工作。
- 狂看電影、電視節目或書籍。
- 將所有空閒時間都花在玩電子遊戲或社交媒體上。
- 強迫性地清潔自己的生活空間。
- 睡覺。大量的睡覺。